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

心懷感激,但都是一個個悲傷的故事

【日本災後】心懷感激,但都是一個個悲傷的故事

作者:經濟學人  出處:Web Only 2011/03
相關關鍵字:經濟學人
不管是名取市、氣仙沼市、南三陸町、陸前高田市,還是任何位於日本東北海岸、遭海嘯侵襲的城鎮或海灣,各地餘留的殘骸看起來都相差無多。有些損傷一望即知,有些傷害則沒有那麼明顯。倖存者心懷感激,但每張臉也都訴說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

大地震過後30分鐘,海嘯沖走了一個個社區,對大部分倖存者來說,他們除了自己的故事之外,手上已經沒剩什麼東西;有人仍不放棄尋找親人,有小孩失去了母親,有人差點被海嘯捲走。民眾會在避難中心的留言板上留言和回應,另一面牆上則是避難中心的登記名單,還有已經確認的死亡名單。每個瀏覽名單的人都知道,失蹤者可能都已經過世了。

殘骸堆裡什麼都有,但就是看不到屍體。有位從南三陸町回來的澳洲救援人員說道,海浪把一切都沖走了。南三陸町人口為1.7萬,可能有超過半數居民罹難,官方預估海浪可能高達30公尺;德國救援隊在南三陸町搜尋了數天,一個活人也沒有找到。

海嘯過後的景像有如達利的超現實畫作,但過了一陣子之後已漸感麻木。從高空看著受創最嚴重的地區,除了幾幢屈指可數的殘留房屋,幾乎看不出來這裡曾是座城市。日本自衛隊清出了道路,但在自衛隊到達之前,放眼只見一整片殘駭。

而在救援中心裡,即使嚴重缺乏物資,還是沒有人大聲抱怨,也沒有人因為核電廠輻射外洩而困擾;他們是倖存者。那麼多人被大水沖走,但他們活了下來;而且他們是臨海居民,他們早已習慣了嚇人的天災。

一切都有禮又秩序井然,民眾會在救援中心脫掉鞋子,因為習慣如此。接受疏散民眾的年紀實在讓人難以忽視;女人靠著助行器蹣跚前行,銀髮男人圍坐於暖爐四周。準備救援任務之時,滿足七十多歲的人的需求是一回事,但面對一大群九十多歲老人則是另一回事。小孩仍在嬉戲,他們不懂發生了什麼事。
有個四處流傳的謠言指出,外地人已經跑來災區四處翻找;沿海居民的大部分儲蓄都是放在家裡而非銀行,所以災區可能滿是鈔票。但這個流言不可能是真的,士兵、警察、救難人員四處可見,不可能讓人真的有機會去翻找殘骸。

日本政府要見到屍體才計入死亡人數,也只在有人回報姓名之時,才計入失蹤人數;但有些時候整個家庭都被沖走了,還有誰能回報失蹤?像大船渡市這樣的地方,就連位於高處的避難區域都遭大浪襲擊。身著藍色工作服、頭戴安全帽和面罩的男人漫步於殘骸之間,用長棍插入殘骸尋找屍體,但大部分屍體埋得實在太深,讓人找都找不著。

没有评论: